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0-01-22 11:14

 

  一、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作为、勇于攻坚、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市政园林行业建设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通过住建部验收;垃圾分类连续六个季度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建成投用;污水治理全面提速,全市8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供水供气保障安全稳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并谋划建立了“3+2”项目库;市政园林行业管理更加精细,监管考评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局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精气神进一步提升。

  (一)市容环卫水平持续提升

  1.垃圾分类名列全国第一。全力打造“厦门垃圾分类模式”2.0升级版,全市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90%,准确率80%以上,在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我市连续六个季度名列第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思明区、湖里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分类准确率由70%提升到86%,其他垃圾直运率超过60%;岛外各区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采用“过腹消化”、“种植消化”等方式就地就近处理厨余垃圾的模式正在形成,翔安区在全国创新推广农村垃圾分类“两桶分装、三捡收集”就地减量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2.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后坑垃圾压缩转运站升级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预计2020年3月建成,建成后我市垃圾焚烧处理率可从目前的55%提高到80%以上。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改造城乡公厕148座、开工建设56座,完成投资5313.1万元,完成投资占比为274.57%。

  3.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推广。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总产量约188.98万吨(含存量垃圾处理19.6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将背街小巷卫生保洁专项考评延伸至岛外各区,发出考评通报537份,促进全市城乡环卫保洁水平全面提升。岛外各区均已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同安区“一把扫把扫到底”工作经验得到市领导肯定。

  (二)园林绿化建管提质增效

  1.创生工作通过验收。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住建部综合验收,我市将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将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城市。

  2.园林绿地建设持续推进。全市新增和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521公顷(其中新增公园绿地136公顷),占年度任务的130.3%;完成53公里绿道建设,占年度任务的132.5%。圆满完成厦禾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表扬。理顺环筼筜湖周边公园管理体制,筼筜湖片区“四湖六园”格局基本形成。坚持还绿与民,拆除湖光路园林花木城,启动南湖公园西园建设。开展系列义务植树绿化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植树、护绿、爱绿”良好氛围。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古树名木双随机检查,完成古树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成功举办市花展暨“艺景”杯三角梅展;植物园接待游客408.09万人次,同比增长31.18%。

  3.绿化行业监管全面提升。推动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投资绿化工程项目监管工作的意见》《厦门市财政投融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办法》,制定完善了绿化种植设计、施工、监理等一系列地方性标准及相关导则规范。开展城市道路绿地养护专项考评和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强化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发出责令改正通知单177份,记录绿化施工企业不良信用P值14个,显著提升了道路绿地的精细化养护水平和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统筹做好海峡论坛、投洽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要节假日、大型活动的景观保障和氛围布置工作,很好地展示了我市高颜值。

  (三)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污水治理全面提速。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的全市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指挥部。全力推进15座污水处理厂新扩建,8座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其中杏林三期、翔安四期项目已建成通水试运行,高崎污水处理厂、前埔污水处理厂三期等6座污水处理厂正按照计划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新增规模70万吨/日;同时还有7座污水厂正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将再新增规模36.5万吨/日。污水收集系统不断完善,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11公里,累计完成104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供水设施不断完善。优化水厂布局,大力推进杏林水厂扩建、西山水厂一期、翔安水厂二期、舫山水厂三期等一批水厂新建扩建工程,其中杏林水厂扩建工程净水系统已通水运行,西山水厂一期工程已开始试运行,将提升全市供水能力30万吨。全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2.28公里。有序推进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一村一策推动入户管网改造,已完成同安区新民镇后宅村、禾山村、莲花镇云洋村入户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4.96%。

  3.供气保障安全稳定。管道燃气“双百”工程有序推进,全年累计完成燃气管线建设100.05公里、老旧小区“瓶改管”100个、新增燃气用户38704户。管道燃气用户数达63.7494万户,管道燃气用户占比从2018年底的52.7%提高到57%。截至2019年2月,历时20个月的全市瓶装燃气胶管、减压阀更换工作全部完成(其中餐饮用户27127户、居民用户480750户)。持续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发送安全提醒短信350余万条,举办“燃气安全进社区”宣传活动20余场次。开展7次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4次燃气器具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管道燃气占压隐患整改29项,从2015年启动的全市329项管道燃气安全隐患整改全部完成。燃气安全事故呈现下降态势,2019年未发生燃气安全责任事故。

  4.市政设施建管稳步推进。出台《厦门市城市道路挖掘(占用)管理若干规定》,初步建立了道路快修快补机制。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得到提升,市管路灯亮灯率达99.72%、设施完好率达99.60%。全长23公里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建成投用,创下多个国内和世界第一。完成万家春路(西亭路-翔安北路段)、本岛滨海慢行道景观提升改造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同安东路(同新路—同安大道段)等一批重要市政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5.8公里。完成厦门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明发国际新城等片区排水改善工程,新建改造雨水管网80.7公里。集美区率先开展雨水管网溯源排查,完成问题溯源排查300公里、整改60处。顺利通过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验收,海沧区在马銮湾试点实践基础上,以新阳主排洪渠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探索形成了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并率先全市推行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四)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有序

  坚持月调度工作例会制度,我局负责的重大重点项目、投资工程包、为民办实事、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双千亿”投资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其中,省市重大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15.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8.62%;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4项)完成投资4.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8.49%;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8项)完成投资14.3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4%;“五个一批”项目(共68个)完成投资28.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3.08%。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施农村环境治理等14个项目,完成投资12.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7%。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获财政部奖励9000万元。

  (五)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推进

  全市完成营造林绿化面积54431.8亩,占省级下达任务的207.75%。编制《厦门市林相改造规划(2020-2025年)》,岛内狐尾山等山体林相改造全面启动,已完成改造1545.2亩。持续开展坂头林场水源地环境整治,完成退果还林323亩。认真抓好全市林木种苗质量调查和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省林业局下达的松材线虫病年度防控任务。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工作,翔安区锄山村等3个村庄获得省“森林村庄”称号,同安区汀溪镇获得省“森林城镇”称号。组织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多个专项行动,林区治安形势总体稳定。积极拓展花卉林业招商工作,已签约2个项目(投资2.5亿元),其中碧鑫蔬菜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已投产。狠抓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强化进山火源管控,全年森林防火总体形势平稳,坂头林场实现连续23年无火灾目标。

  (六)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和扫黑除恶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落实“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积极推进主动创稳工作,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各项任务,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000余项;开展安全宣传讲座139场、应急预案演练281场次,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落实“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工作要求,围绕行业领域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严防行业乱象,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

  (七)党建、干部队伍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得到加强

  1.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梳理完善局党组班子、班子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全力配合市委巡察,认真抓好立行立改工作,按时完成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巡察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我局“抓整改、促发展、惠民生”经验入选第一批参学单位特色案例。召开局机关党委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领导班子。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发展党员6人。实行党建e家积分定期公布制度,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积极打造“绿色蜘蛛侠”等一批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机构划转、人员转隶、职责交接等工作,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干部选任工作力度,全年共选拔任用干部94人次,交流轮岗25人次。积极推动干部“走出去”,推荐1名副局级干部、2名处级干部到市政集团及市直单位任职。选派15名干部赴基层单位、重大项目指挥部等挂职锻炼,激发年轻干部的干劲和活力。

  3.宣传教育、意识形态和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党组中心组学习发挥头雁效应,持续掀起学习高潮,共组织学习(扩大)会议24次。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各类媒体累计刊发新闻报道520余篇,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文章496篇,处置各类民生舆情300余条,被市委网信办推荐为全省网评专项活动优秀组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夯实阵地管理,意识形态工作总体趋稳。文明创建和文明单位工作稳步推进,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市委文明办表扬。注重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送温暖等活动。坚持经常性走访慰问,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4.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根据机构改革调整情况,重新梳理公布局权责清单。制定《行政许可信用承诺暂行规定》和《信用重点关注名单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多规合一”项目协同平台累计处理全市各类项目680多个。强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排水、破路、移树等审批事项,精简36%的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40%,排水许可证“工业组团”办理模式成效良好,全年办理审批服务2800件。全年办理市长专线转办件4973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00件,获评市政协优秀提案承办单位。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我局主办的17件信访件已有10件完成验收销号工作。

  2019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民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一是行业管理还缺乏有效抓手。全市市政园林行业“一盘棋”意识有待加强,行业管理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健全,与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和一流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仍有差距。二是绿化景观设计总体水平不高。道路绿化景观总体特色不够鲜明,重要道路和节点绿化彩化仍有待提升。三是市政园林设施建设不够人性化。道路快修快补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绿地“养眼”不“养脚”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污水处理行业历史欠账较多。污水处理能力瓶颈问题较为突出,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还不完善。五是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干部队伍老化问题还比较突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亟待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加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奋力赶超,全面推动市政园林事业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实施市政园林三年提升行动

  认真落实全市高颜值大会精神,围绕“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和行业发展争先进位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修编,以重大重点项目、为民办实事、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三年行动10个子方案以及473个项目(预计总投资812亿元)的落实,全面提升市政园林行业建管水平。

  (二)打造更高颜值园林绿化景观

  1.持续巩固创生成果。进一步完善绿化行业导则、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继续推动立体绿化、街心公园、口袋公园、边角绿地等建设,增加活动空间和休憩设施,让市民能够随时走进绿地、享受绿色。坚持“一路一景一特色”,力争打造一批园林特色景观大道。推动间绿透绿,在人流、视线区域营造疏朗通透的绿化景观。2020年计划新增和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400公顷以上。

  2.积极创建5A级景区。植物园、园博苑分别力争于2020年、2021年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2020年下半年园博苑实行免费开放。启动南湖公园西园建设。高标准推动九溪口公园建设。力争打造特色主题公园“一园一品”,持续升级打造“市民园长”“市民林长”等特色品牌。

  3.加快绿道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一环一带多走廊”的步道系统,岛内重点推进南北向健康步道(五缘湾一湖边水库一东坪山)以及滨海慢行道二期建设,岛外重点推动滨海浪漫线三期等环湾滨海步道、海沧蔡尖尾山等山海步道建设,逐步构建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绿道和步道网络。

  (三)加快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

  1.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充分运用好污水指挥部的运作模式,围绕三年内实现三个“一百”目标(即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万吨/日以上,新改扩建污水管网每年100公里以上),加快推动污水厂新改扩建设,预计2020年底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60万吨/日以上,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实现翻番并突破200万吨/日。建立市对区排污口考评机制,全力抓好市、区级配套管网和泵站建设。

  2.提升城市供水能力。继续实施城市供水水质三年提升行动,推动清水进岛通道建设。全力推进翔安水厂二期、舫山水厂三期等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35万吨/日,全市水厂供水能力预计达230万吨/日,有效缓解同安、翔安供水紧张的问题。继续推进一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推进供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区域互联互通管道。对标深圳,积极探索厦门市优质饮用水技术路线。

  3.提升燃气管理水平。推动100公里管道燃气建设改造、100个小区“瓶改管”的管道燃气“双百”工程,重点推进岛内老旧小区、老旧高层建筑等小区“瓶改管”工作,力争2020年底管道燃气用户达到68万户,管道燃气用户占比达60%。完善燃气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燃气安全监管,计划完成约10万户管道燃气用户安全软管的更换工作,实现全市所有燃气用户均使用安全软管的目标。推动各区加快推进燃气供应站建设,力争2020年底完成20座以上供应站建设。

  4.提升排水防涝能力。加强易涝区排查整治,结合片区补短板加快老城区雨水管网提升改造,计划新建改造雨水管网80公里。继续推进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及西堤闸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筼筜湖水体调度长效机制。认真抓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落实,按照老城区和改建城区因地制宜落实海绵理念、新城区和新建项目全面执行海绵规范要求的原则,有序推进全市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5.提升道路建管水平。持续开展地铁沿线综合提升改造,积极推动双溪大道、滨海东大道(翔安东路—莲河段)等一批重要道路建设,加快植物园西门人行地下通道等人行过街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完善综合管廊收费体制机制,完善全市综合管廊体系,实现综合管廊跨岛、跨区域联通,2020—2022年新开工建设综合管廊50公里,全市建成投用综合管廊达到80公里。加强对道路挖掘(占用)施工的科学调度,完善道路快修快补机制。

  (四)进一步强化市容环卫管理

  1.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完成东部垃圾焚烧厂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全市垃圾焚烧能力将达到4350吨/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推进东部生物质处理厂一期(日处理餐厨垃圾400吨、厨余垃圾750吨)建设和后坑厨余垃圾处理厂改造提升,启动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日处理1500吨)建设和同安垃圾焚烧厂(日处理3000吨)选址工作。有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回购工作。加快推进前埔、凤南、朱坑3个填埋场整治,确保2020年完成。继续完善“一把扫把扫到底”工作机制,推动清扫保洁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市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

  2.垃圾分类继续领跑全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短板和问题,开展全方位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加大考评、执法力度,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全市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均达9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排名力争保持在全国最前列。

  (五)不断提升森林景观质量

  编制《厦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进一步推动林相改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工作,逐步改善森林景观质量,不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2020年计划植树造林3600亩,森林抚育20000亩。岛内重点推进狐尾山、仙岳山、东坪山林相改造,岛外分步实施可视范围内一重山、一面山的林相改造工作。继续推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逐步退果还林工作。推进国有林场“一场一景”建设,预计2021年底全面完成。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坚决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花卉林业招商,促进厦门国际花卉苗木拍卖中心等项目落地。

  (六)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

  加快补齐制度短板,全面提升治理效能,积极推进市政园林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划、标准和配套法规。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职能和市、区管理体制,逐步推动解决风景名胜区管理等职能交叉、职能边界模糊的问题。厘清业主与代建单位职责。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强化要素保障,重点解决各区、各指挥部涉及的绿地率、排水等问题,全面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认真抓好党建等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抓好党规党纪和警示教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和监督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认真做好市委巡察问题整改工作。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建设。认真抓好机关效能、信访等工作,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提振干部精气神。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和文明创建工作,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不断推进审批服务改革创新,进一步提质、提速、提效。落实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安全生产等责任任务,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扫黑除恶、反恐防范、消防等工作,确保局系统安全稳定。